收费"乱象"二:苛捐杂税
买过车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,4S店的收费项目繁多,其中最出名的就有三个:出库费、PDI检测费和上牌费。出库费,就是4S店想把自己的仓储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,费用不等,有几百元,也有几千元。PDI检测则是一项售前检测证明,是新车在交车前必须通过的检查,就类似于质检,费用和出库费差不多。上牌费,就是帮车主搞定上牌事宜,包括代缴购置税(车主自己承担),基本上都在1000元左右,宝马、奔驰、奥迪之流收上5000元也不稀奇。
近些年来,这些收费项目频频上诸报端,消费者振振有词,凭什么将4S店承担的仓储费和检测费让消费者买单。我来买车,买到一辆正常工作的车是应该的,为什么要掏检测费?买黄金,买家电都不要这笔费用,为什么买车就要付?至于上牌费,沪上消费者更有话说,自己拍到牌照去上牌、办理行驶证,100多元就能搞定,凭什么4S店就要收几千元?
大家估计也看明白了,这三项收费项目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,类似于看人下菜单。土豪进来了,赶紧死命斩一刀,人家财大气粗,根本不在乎;屌丝进来了,大家慢慢谈,报一千还五百的,谈到心理价位就OK了;熟人进来了,也要看交情,关系好的,大笔一挥,全都免了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收费"乱象"三:小病大修
前文已经提到过,上海的4S店大多都在亏本卖车,靠什么赚钱呢?就是售后!就是维修+保养。笔者见过有4S店让车主2万公里就把4条轮胎全换了的,胎纹还很深,再开个2万公里不在话下;也有见过4S店让车主8000公里就清洗发动机的;还见过加了3升玻璃水就收费150元的,要知道,自己买来加的话,不超过10元钱。
至于前几天3·15晚会上,CCTV披露的4S店小病大修问题,用一句歌词就能概括--"天空飘来五个字,这都不是事"。4S店只有两种,一种是心黑的,另一种是心不太黑的。凭良心说,如果笔者遇上一辆类似的车,最直接的勘察手段就是查询故障码,哪个点火线圈出故障就更换哪个。当然,你也可以说仅仅是松动,只要插紧就好。但笔者也能理解为接触不良,为保险起见,还是更换一个吧。至于CCTV的暗访人员有没有在说明问题时误导4S店,说一些类似于"开车时突然发现发动机抖动得很厉害"的言辞,笔者就不得而知了。就好比你去医院检查,和医生说自己胃疼、头疼、胸闷,医生也会建议你去做CT、胃镜、验血、验尿等检查,查下来没事,你可以回家,但之前检验的费用还是要付的。笔者就纳闷了,医院的收费项目这么"繁多",怎么没有一次3.15晚会去曝光它们?
所以,笔者认为,在CCTV此类"钓鱼执法"的情况下,做出更换一个点火线圈的4S店已经非常厚道了;额外做出清洗节气门的4S店属于正常的。而那些更换全套火花塞、全套点火线圈、清洗喷油嘴、换变速箱油的4S店就过分了,是要好好曝光,纯粹是在骗人嘛。尤其是建议更换变速箱油的售后人员,要骗钱也要找个好一点的理由,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都能被你连起来,怎么不说把三元催化也换了?某些售后经理居然还整出了"大瘤子和小瘤子"、"感冒和肺炎"的言论,这些哥们都太有才了,是不是文科毕业的?做售后屈才了,应该去开一个健康讲座的。
除了上述收费"乱象"之外,4S店利润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保险公司的理赔款。不过这一点和消费者没有多大关系,都是保险公司买单。总而言之,这期专题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4S店赚钱的模式,不要被那些嘴皮子功夫了得的工作人员轻易忽悠了。另外,大家有空还是多了解一下汽车维修知识吧,小病大修防不胜防。当然了,秉承笔者一贯的宗旨,需要再提一句:土豪随意!